台湾休闲农业新观察 青年返乡 “新血”浇沃土

2017年05月22日  来源:

台湾休闲农业新观察 青年返乡 “新血”浇沃土

  台湾青年简佩平(左一)指导爆米香

  台海网5月18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林连金 文/图)采茶归来,来不及摘下花头巾、斗笠,翻倒小茶篓,满眼的茶绿,在250 -300 高温的大铁锅里受热卷曲,迅速戴上手套,快速翻炒,等其软化出锅,揉捻。再透过机器干燥后,就可品尝自己做的茶了。喝完,自己动手,在茶杯刻上喜欢的图案、文字,包好,带走。如果想了解更多,扫下茶杯底部的二维码……

  27岁的刘睿登,带着游客完成“手工炒茶DIY”,看着他们心满意足,他也开心地笑了。刘睿登与父亲刘向群,在宜兰县冬山乡中山村经营一家“祥语有机农场”,而一年前,他还在台北做着一份设计的工作。在宜兰,像刘睿登这样返乡或者下乡务农,用他们的新思维,继续深耕这片祖祖辈辈挚爱的土地的年轻人,还不少。近日,导报驻台记者跟随台湾美丽乡村发展协会、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把心带回来,不要混日子”

  今年农历过年后,刘睿登从台北回到宜兰务农。虽然薪水也不差,但是“要看人家脸色”,刘睿登说还是家里自由。但是父亲刘向群很认真地跟他说了一句话:“回来就回来,但是一定要把心带回来,不要混日子!”

  刘向群的“祥语茶园”已经有36年历史。在刘向群父亲那一代,主要是茶叶的生产、加工,到他这一代,转型为休闲观光。“希望儿子可以把家族事业,带向什么样的新路子上。”对此问题,刘向群强调,儿子首先要用心做茶,才能做出符合客人期待的茶。他也希望借由自己的娴熟技术与丰富经验,加上儿子的新思维、新观念,这样就可以设计出新产品、新流程,吸引更多游客。

  目前,刘睿登已慢慢接手茶园的管理,农场各种DIY的导览等,逐渐学习成长中。他说,自己以前学的是资讯管理,在他看来,台湾茶叶的制作、品质都不错,未来如何将品牌继续向国际上推广,是他努力的一个方向,而利用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另外,同样是年轻人,探究、了解年轻消费族群的习惯和想法,怎么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茶,也是刘睿登选定的研究课题。

  一片心形爆米香的价值

  来到宜兰冬山乡顺安村,一进入一个旧谷仓改装成的“菇锅美食体验馆”,就会被一个戴眼镜、伸着红心舌头的卡通香菇吸引,接着是室内的怀旧风格,扎稻草、砖头砌的厨房灶、稻谷脱壳的砻谷机、爆米香机。

  爆米香是许多人儿时最爱,在这里,自己动手,先把稻谷脱壳成糙米,再者是精米,然后放进爆米香机用火烤后,就有香喷喷的爆米香吃了。如果加上熬制的糖水,利用模型还可以把爆米香做成心形的,一份不错的伴手礼。“菇锅美食体验馆”负责人简佩平说,这片心形爆米香DIY费用275元(新台币,下同)。许多父母会带小孩来玩亲子体验,在互动中传达情感。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青年,简佩平不愿再靠传统简单地卖农产品,而是要用活泼的形式让游客驻足体验农业。她提出将“学习”放在行程里,比单纯走马观花的观光来得更有意义,也提高了农业的价值。而这样也才能帮助青年再认识土地,吸引在外青年返乡服务,“我们现在这里的员工,年龄30-40岁之间,好些就是返乡青年”。

  78岁“年轻妈妈”的国际观

  杨振义也是一名返乡的青年,目前担任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市场行销部经理,与众多农场有着密切合作、协助发展。他特别介绍了一位“卓妈妈”,宜兰知名的头城农场创办人卓陈明,虽然已经78岁了,但她的思想却是“新世代”的。

  40年前,卓妈妈因缘际会来到宜兰买下了农场所在的土地,开始了她的“田园梦”。在不被看好、第一年投了500万元三年就赔光的情况下,还能咬牙几十年坚持下来,赶上台湾休闲农业的开始,才有今天的光景。而老太太超前的国际视野,更为人称道。她把两个儿子都送出去留学,一个去美国,一个去泰国,“就算回来当农民,农民也要有国际观”。她说,国际化是挡不住的趋势,现在又把孙辈中的两人送到澳洲去留学了。

  卓妈妈的大儿子卓志宏原本在捷运公司上班,在妈妈的影响下,返回山林,转型进军住宿与酒庄,为农场开拓一片新天地。“不管什么样的产业,都需要‘新血’的加入。”卓志宏介绍,现在农场的青年员工比例高,平均年龄25岁,他们农场也常和一些学校合作,每当工读生来实习,就会努力创造条件吸引他们留下来,发挥他们的不同专业,吸引多元的客户。

都市农夫!新北民众利用居家闲置空间建社区菜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自己种蔬果吃更健康!居家种菜其实很简单,都市农耕是一种新型态的休闲方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新北市有越来越多的小区与邻里开始利用居家周围的闲置空间建菜圃,作为民众交流与休憩的地方。新北市政府绿美化环境景观处于2017年成立可食地景辅导团,帮助小区规划菜圃,也替许多现有的菜圃改善土壤肥力及排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