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正水产:闽台渔业合作探路者

2018年03月01日  来源:

  在诏安县西山农场的一隅,停放着一辆产自上世纪80年代的五十铃货车。尽管已废弃二三十年,车身上“诏正水产联合公司”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当时投用的10余亩鳗鱼养殖池,也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它们的背后,有一个改革开放之初,台商张正光几经周折到大陆创业的故事。在去年南京举行的2017年两岸企业家峰会上,诏正水产联合公司的老照片出现在展览中,文字注明它是首家在大陆落户的台资企业。

  第一个招商引资任务

  诏正水产联合公司,是诏安引进的第一个“三资”项目,也是沈良魁经手的第一个招商任务。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个位于福建最南端的县城。这一年,诏安成立进出口领导小组,专司外贸与涉外招商引资事宜。当时51岁的沈良魁被安排主持进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沈良魁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赴广州春交会招商。

  “当时出差每天补贴1.2元,一去就是二十多天,但要自己先垫钱。没办法,只能将自家的花生出售给糕饼厂换路费。”对于当年艰难的招商经历,沈良魁记忆犹新。在春交会上,诏安的招商团队偶遇了在香港的台商张正光。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气息的张正光,有意在大陆沿海地区发展台湾时兴的鳗鱼养殖业。

  “那时的诏安,虽然渔业禀赋得天独厚,但现代水产养殖几近空白。相比之下,一水之隔的台湾起步要早得多。”看到了产业前景的沈良魁当即向张正光抛去了橄榄枝,并邀请他赴诏安考察。

  历经多次选址,张正光看中了位于诏安湾沿岸的国营诏安西山农场。“这里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带,水温、酸碱度、盐分浓度等都很适合河鳗生长,且野生鳗苗资源丰富,诱捕鳗苗十分便利。”今年73岁的何济寿时任西山农场场长,他说,对当地第一个“三资”项目,诏安格外审慎,“我们反复通过福建驻广州办事处,了解张正光香港公司的运作情况、财务状况与投资实力,还亲自带着他赴省、市办理落户手续”。

  此时距离1987年两岸开启交流还有8年时间,福建省尚无落地的台企。为此,张正光决定以港商名义在诏安投资。最终,张正光名下的香港正光食品有限公司与西山农场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联合创办诏正水产联合公司。1980年元月,该公司挂牌成立,并于次年7月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双方分别以资金与农场作价出资,各自投资50万元。

  台湾来了个总经理

  诏正水产联合公司成立后,何济寿任董事长,张正光任总经理。“当时,对于很多人而言,‘公司’‘董事长’等都是新名词。”何济寿说。

  不仅仅是称谓,台商张正光还带来了包括企业组织架构、日常运作模式、销售分红等一系列关于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诏正水产联合公司引入了签到、签退考勤制度,这在当时鲜有尝试。为了调动积极性,公司员工的月工资近400元,比普通国营厂职工待遇多出了一倍。”何济寿说。

  在漳州董事长和台湾总经理的带领下,30余人组成的团队开始了创业之路。

  “以前诏安渔业以传统捕捞为主,人工养殖仅限于利用土池养殖乌鱼、鲈鱼等零星尝试。台湾的现代水产养殖模式让我们大开眼界。”何济寿表示,诏正水产联合公司通过香港,采购了饲料机、增氧机、发电机、冷冻车等全套设备,聘请了来自台湾等地的技术人员,不足三个月时间,便建成了彼时在大陆领先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面积近15亩。

  在何济寿的印象中,这个敢为人先的台商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虽然年过半百,张正光依然事事亲力亲为,穿着连体防水服下水劳作。”何济寿说,创业之初,由于对本土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缺乏了解,鳗鱼养殖排塘率居高不下,技术团队多番探索才逐渐攻克难题。

  1981年7月27日出版的《福建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报道了当时诏正水产联合公司投产的状况:“诏安县与港商合资创办的诏正水产联合公司,饲养鳗鱼,目前已放养一百多万尾,生长良好。”诏正水产联合公司的创举,吸引了闽粤客商的关注,不少地方专门组团赴西山农场观摩学习。

  比起初创时的红火,诏正水产联合公司的后续发展显得后劲不足。“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尤其是饵料搭配不合理,鳗鱼苗生长缓慢,难以养成商品鳗。”何济寿表示,另一方面,当时大陆市场对鳗鱼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出口市场又没有打开,鳗鱼销售举步维艰。诏正水产联合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留下闽台渔业合作火种

  为了帮助企业度过时艰,当地不遗余力。“当时,石斑鱼在香港市场走俏,我们协调诏正水产联合公司赴邻近的云霄县收购石斑鱼,并通过深圳向香港出口创汇。”沈良魁表示,诏正水产联合公司还尝试跳跳鱼、螃蟹、罗非鱼等多元经营,以弥补鳗鱼养殖的亏损。

  但这并未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

  1986年开始,诏正水产联合公司便陷入停滞,张正光也离开了诏安。

  1989年,诏正水产联合公司还重新办理了鳗鱼苗50公斤收购许可证和产品出口手续,尝试恢复生产,但最终难以扭转颓势。1991年,诏正水产联合公司启动了清算手续。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诏正水产联合公司并未走得更远。但在诏安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碧池看来,它带来了闽台渔业合作的火种。

  经过现代水产养殖业洗礼的诏正水产联合公司员工们,在企业停止生产后,纷纷自立门户,试水鳗鱼养殖,其中不少人获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开始,漳州大量引进、繁育欧洲鳗鱼苗。1996年,光是诏安一县,成品鳗鱼产量便达到3.6万吨,产值超过3亿元。

  在张正光之后,越来越多的台商开始赴漳州投资兴业,开展两岸农渔业合作。1997年,漳州成为大陆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以诏安为例,它是大陆最早与台湾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海洋渔业育苗的县。”陈碧池说,高峰时台商在诏安开办的育苗场近10家,“目前,诏安育苗繁育品种有石斑鱼、鲈鱼、真鲷、斜带髭鲷、对虾等十多种,形成了牡蛎、对虾、鳗鱼、育苗四大基地以及捕、养、加工综合发展的格局”。

都市农夫!新北民众利用居家闲置空间建社区菜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自己种蔬果吃更健康!居家种菜其实很简单,都市农耕是一种新型态的休闲方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