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黄瑞宝:扎根大陆创业18载 “兰花为桥”连两岸

2025年05月07日  来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

  18年前,台商黄瑞宝跨越海峡来到漳浦创业。如今,他的蝴蝶兰不仅畅销大陆市场,更成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合作的“金名片”。

  昨天,在漳浦台创园的温室里,一株株蝴蝶兰竞相绽放,花色斑斓,生机盎然。台商黄瑞宝穿梭其间,细心查看每一株兰花的生长情况。2007年,黄瑞宝来到漳浦台创园,创办了一家专注于蝴蝶兰科研的公司。初来乍到时,人生地不熟,创业的艰辛让他一度感到压力重重。然而,各级政府的贴心服务让他很快打消了顾虑。

  “当地政府对我们的企业十分关心,几乎每周都会暖心走访,嘘寒问暖。”黄瑞宝表示,“从省市到县里,各级领导始终如一地关心企业发展,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这种“家”的温暖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关怀中,更落实在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上。黄瑞宝的公司专注于蝴蝶兰新品种研发,目前已获得146个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并得到了政府对新品种研发的奖励。

  “我公司目前已获得关于蝴蝶兰新品种保护的146个专利授权。”黄瑞宝介绍道,“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这些新品种授权均可申请专项奖励资金,单项奖励金额度从数万元至十余万元不等,部分优质品种还可获得额外嘉奖。”

  从单打独斗到产业联盟,惠台政策让台商们越做越大。创业初期,黄瑞宝的公司规模有限,但在政府的帮助下,基地规模从当初的20亩扩大到如今的100亩。他还联合当地台商和花农成立了漳州市蝴蝶兰协会,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今,协会不仅整合了浦台兰花资源,还定期举办新品种展示会,吸引众多台湾同行前来交流合作。

  “许多台商深刻体会到省政府对蝴蝶兰科研项目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现在很多台湾人也过来这边发展,我们公司已协助台湾的朋友完成300多件申请。”黄瑞宝表示。

  资金是农业企业的命脉,而大陆的金融扶持政策让黄瑞宝倍感安心。仅2022年,漳浦农商银行就为漳浦台创园授信6亿元,每一家企业授信1000万元。黄瑞宝说,政府不仅帮助对接银行贷款,还提供贴息支持。

  “我们公司如果需要资金扶持的话,政府会主动联系银行与我们洽谈,除协助贷款外,还会为我们提供贷款贴息及50%的建设补贴。”黄瑞宝说道。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陈伟平表示,近年来,漳浦台创园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贷款融资新模式,为园区台资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同时,精心整理汇编国家、省、市、县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等材料,主动深入台胞台企宣传来浦创业申报、享受补贴待遇等相关优惠政策,目前主要的优惠政策有贷款贴息、用电优惠、建设补助等。

  以花为媒,让浦台同胞的心贴得更近。18年扎根大陆,黄瑞宝早已把漳浦当成了第二故乡。他不仅经营企业,更致力于推动浦台农业合作与文化交流。黄瑞宝介绍说,蝴蝶兰种植是一份美丽的事业,蝴蝶兰是美丽的“和平使者”,他希望蝴蝶兰能成为浦台融合的桥梁。大陆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让台商们有了更广阔的舞台。黄瑞宝计划在漳浦台创园打造一个“兰花文创科普基地”,融合旅游、教育、科研等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兰花文化,促进浦台青年互动交流。

  “当其他的台商问我来漳浦这边投资的感受,我都会这样回答,这边像家一样。”黄瑞宝期待以蝴蝶兰为纽带,深化浦台花卉产业合作,共同推动两岸花卉品牌国际化进程,让特色花卉绽放全球市场。

  记者手记

  台商黄瑞宝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在大陆发展的台商缩影。从初来乍到的忐忑,到如今的信心满满,他的经历印证了大陆惠台政策的温度与实效。无论是贴心的政务服务,还是真金白银的产业扶持,大陆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欢迎台胞共享发展机遇。正如黄瑞宝所说:“这里不仅是创业的热土,更是温暖的家。”(漳浦融媒)

都市农夫!新北民众利用居家闲置空间建社区菜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自己种蔬果吃更健康!居家种菜其实很简单,都市农耕是一种新型态的休闲方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新北市有越来越多的小区与邻里开始利用居家周围的闲置空间建菜圃,作为民众交流与休憩的地方。新北市政府绿美化环境景观处于2017年成立可食地景辅导团,帮助小区规划菜圃,也替许多现有的菜圃改善土壤肥力及排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