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螺洋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海亮有朝营地,开展3天2晚的研学之旅,开启了一场名为“向往的生活”的精彩探索。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近了大自然,还深入体验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一、田园大侦探,智慧与体力的较量
抵达的第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园定向课程拉开序幕,同学们走进了充满生机与挑战的田园世界,他们穿梭在田野间、树林里,根据地图上的标记寻找着一个个目标点。有的小组凭借着精准的方向判断和高效的路线规划,迅速领先;而有的小组则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冷静思考、团结协作,共同克服障碍。
二、稻谷熟了,田间地头的丰收课
同学们来到了金黄的稻田边。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他们亲身下田,感受着泥土的温度与湿度,学习如何正确地收割稻谷。从握住镰刀的那一刻起,孩子们便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割稻,有的捆扎,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自己亲手收割的稻谷,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含义。
三、篝火晚会,星空下的狂欢
夜幕降临,营地中央燃起了熊熊篝火。在火光的映照下,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这不仅是一场娱乐活动,更是同学们增进友谊、锻炼自信与表达能力的舞台。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感受着集体的温暖与团结的力量。
四、彩色饺子,味蕾上的创意
美食制作环节总是最受欢迎的,这次同学们挑战了彩色饺子的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将蔬菜汁揉进面粉里,制作出彩色的饺子皮。接着,又包上丰富的馅料,捏出形状各异的饺子。当热气腾腾的彩色饺子出锅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美味的饺子里不仅有食材的鲜香,更有满满的成就感。
五、非遗扎染,布里的艺术世界
走进非遗扎染的课堂,仿佛踏入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扎染这一古老工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随后,他们亲自动手,通过折叠、捆绑、染色等步骤,将一块块洁白的布料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看着手中图案各异的扎染作品,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六、无骨花灯,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仙居无骨花灯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闻名遐迩。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有幸学习这一珍贵的非遗技艺。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纸张裁下粘贴成一盏盏花灯。每一盏无骨花灯都凝聚着同学们的耐心与专注,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精美。通过制作无骨花灯,同学们穿越千年时光,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
七、黄豆大变身,神奇的豆制品之旅
从黄豆到豆浆,再到豆花、豆腐,同学们亲眼见证了黄豆的神奇变身。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亲手研磨黄豆,感受着豆浆从石磨中缓缓流出的过程。接着,又学习了如何点卤制作豆腐脑和豆腐。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新鲜豆制品,同学们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食材充满了敬畏之心。
这次螺洋小学的仙居研学之旅,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与传统文化的怀抱。在“向往的生活”中,他们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长,留下了一段段珍贵的回忆。相信这次研学经历将成为同学们心中一颗璀璨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激励他们不断探索未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带着这份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海亮仙居有朝营地是集研学旅行、营地教育、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业生产、体验展示、乡游教学、科技培训、科研推广、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科教生态示范园。园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配备有海亮特色观光度假体验农场和四星级标准度假酒店,荣获国家级星创天地、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浙江省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北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