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浔镇坤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坤山正在察看晚稻长势。(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10月30日讯 “沙沙沙——”阵阵秋风吹拂处,稻子掀起层层波浪,翻滚着向远方而去。蓝天下,一穗穗金黄的稻子被阳光照得闪闪发光,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落在水渠边饮水、嬉戏。
这是10月中旬漳浦县东北部官浔镇“康庄大洋”的一幅美丽场景。再过20天左右,这里又将是一片丰收的热闹场景。
“康庄大洋”位于该镇康庄村,地处南溪中下游河畔。该村人口超过3000人,耕地面积3260亩,其中水田面积2843亩,创建粮食产能区面积1900亩。主要种植模式为“早稻——晚稻——马铃薯”一年三熟制,是“省级粮食产能区”示范片。
王坤山是康庄村的种植大户,单水稻种植面积就达130多亩,他也是官浔镇坤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紧挨着官浔镇的漳浦台创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农业专家,他就是台资企业、漳州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中。这两位素昧平生的同行,因为政府一项好举措,走到了一起。去年,漳浦县选聘16位台籍科技特派员,其中就有陈建中,正好挂钩指导坤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近几年来,王坤山带领合作社农民发展水稻规模经营,采取“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工厂化育秧面积近2000亩,通过开展“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统一工厂化育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械化收割,大力推广优质稻品种,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插、机收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科学管水,配方施肥,高效低毒农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水稻绿色增产技术。
这种模式让核心示范片平均每亩增收节支达120元,深受种粮农户欢迎。
不过,不满足于现状的王坤山一直在探索着如何提高水稻每亩产量,为当地百姓增产增收。
今年年初,在陈建中的指导下,王坤山开始认识到改良土壤对于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性。为了切实做到增产增收,老王将自家的田地留出了五亩,用来做试验田,而肥料主要施用的是来自三本公司的水稻专用肥。
“因为我们要把老王种出来的稻谷收购回来,所以比较讲究肥料的配比使用。”陈建中介绍,这五亩田,早稻施用了200公斤的固体有机肥,25公斤的水稻专用肥,还有1公斤的液体肥。这些成本加起来是200元左右。
“虽然比传统施用复合肥要贵一些,但最重要的是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水稻生长环境,提供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陈建中进一步解释。陈建中说,他发现,大陆部分农地因长期施用复合肥导致土地失去肥力,造成土壤板结、酸化、次生盐渍化等现象,长此以往,耕地会很快退化,如果使用的农药越来越多,环境污染则日益严重。经调研实践,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施用水稻专用肥、水旱轮作等改良措施,可以切实有效扭转这一不良的土壤肥力退化衰减的趋势。这也是他在大陆开办农肥企业的原因。
“台湾农业科技发展比大陆早,陈董的经验很管用!”王坤山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月的耐心管理,王坤山那五亩地里的第一季早稻终于在7月底喜得丰收。一亩地平均收得630公斤稻谷,比往年增产100公斤以上。因为稻米质量好,陈建中回收后价格比一般的稻米每公斤多出了0.6元。这样下来,扣除成本,一亩水稻可以增加200元左右的收入,五亩田就可以为他增收1000元。
“好不好,得产品质量说了算。”晚稻即将成熟了,站在田间地头,王坤山望着风吹稻浪,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明年,100多亩地也用上水稻专用肥,到时候收获的将是一大片的喜悦和美好!”(中国台湾网福建漳浦台创园通讯员 洪锦城、林三九、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