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聚集两百余家台湾农企 成两岸农业合作“苗圃”

2017年12月25日  来源:

  新华社福州1222日电(记者 李慧颖)一个县聚集27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年创产值35亿元,从单一水果种植发展到综合型休闲观光产业……福建省漳浦县自2006年获批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十几年间为两岸农业合作开辟了生机勃勃的“苗圃”。

  来自台北的张唐维是2001年来到漳浦创业的台农,来到漳浦后他发现这里与台湾风土相近,气候相似,便落地扎根干起了他的老本行——蝴蝶兰种植。“刚来的时候,我们自己盖温室农场,开始规划做种苗培育。”张唐维说,大陆的市场前景很好,第一年就卖了三万多棵花苗。

  蝴蝶兰种植对设备投资、技术门槛的要求高,常有本地企业请张唐维去做技术指导。在漳浦生活的十几年里,他已经辅导了多家本地企业学习蝴蝶兰的组织培育技术。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双赢”。“不但传承了技术,而且本地企业学到技术后,我们就成了合作伙伴。现在台农和本地花农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蝴蝶兰种植产业链。”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漳浦的蝴蝶兰种苗培育产业已在大陆位居前列,张唐维的事业也搭上了“快车”,从十几年前的小农场发展成现在15亩新厂房、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

  如今,像张唐维这样在此生活创业的台商和台胞有上千名。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漳浦县吸引了两百多家台湾农企,实际利用台资5亿多美元,从单一的花卉水果种植业发展成为包含花卉园、科技园、生态园、榕景园等在内的综合型休闲观光产业。

  今年以来,漳浦县共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210多个,推广种养殖面积占全县农业种养殖面积的五分之二。(完)

都市农夫!新北民众利用居家闲置空间建社区菜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自己种蔬果吃更健康!居家种菜其实很简单,都市农耕是一种新型态的休闲方式。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新北市有越来越多的小区与邻里开始利用居家周围的闲置空间建菜圃,作为民众交流与休憩的地方。新北市政府绿美化环境景观处于2017年成立可食地景辅导团,帮助小区规划菜圃,也替许多现有的菜圃改善土壤肥力及排水等问题。